非常社區(元朗區)
元朗區是「非常社區」計劃中的起始地區。團隊自2022年7月開始了為期數月的調研工作,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元朗區過去曾是本港一個農業重鎮,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及源遠流長的圍村文化。直至70年代,政府大肆發展新界西北部,不少農地被改劃成私人住宅和商業項目,令元朗區日漸變成一個新舊交融、城鄉共存的地區。
元朗區的發展蓬勃快速,區內居民及社區團體應該如何就改變作出調整和應對?規劃工程將在區內大興土木,社區景觀及面貌將出現重大變遷,我們又可以如何活用這些會持續改變的空間,以它們作媒介來連繫區內的新舊居民?帶著這些疑惑,非常香港團隊會與「非常社區學堂」的學員及社區夥伴共同探討議題,並嘗試利用空間來回應社區需要。
非常社區學堂(元朗區)
學堂共有20位學員,來自14間非牟利機構或社區團體,大部分為元朗區內組織,關注議題遍及長者、文化藝術、環境保護、兒童及青少年、照顧者、少數族裔、精神復康、社區發展、鄉郊保育、殘疾人士等多個服務範疇。以服務地區計算,則包攬元朗、天水圍、洪水橋、錦田數區。
頭四節工作坊以理論介紹和案例分享為主。過程中,學員會透過參與社區建設模擬遊戲,認識香港的城市發展脈絡,及與公共空間和「地方營造」有關的不同概念。放眼國外,我們邀請了台灣Open Green前副執行長—施佩吟、日本Sotonoba總經理—田村康一郎,分享他們參與過的項目作實例,讓學員了解開展「地方營造」時需留意的實際考量。後四節工作坊則著重技巧深化。配合互動討論及實地考察,學員學習到各種「地方營造」工具,包括強弱危機分析、社區資源地圖及地方審計等,亦會了解到香港法例、場地和牌照申請等資訊,從中掌握實際執行「地方營造」的技巧。
我們相信實踐機會是「非常社區學堂」其中重要的一環。20位學員在參與一連九堂的學堂後,運用在課堂所學、於社區工作中的經驗和觀察,共同策劃了五個回應天水圍社區需要的地方營造活動提案!
第一組的「天水圍的前世今生」採用了互動展覽的方式,展出天水圍不同時期的相片,透過影像勾起街坊的集體回憶,以共鳴打破人與人之間嘅隔膜。在展覽旁邊,學員們更利用天晴邨的鐵欄設計成一幅留言牆。街坊欣賞展覽後,可以在紙條上寫下自己對天水圍的難忘回憶或秘密,並將紙條卷起,插在鐵欄的網狀方格中,同時亦可抽取其他紙條,一窺別人的故事。
第二組的「天作之盒」利用空間和藝術作媒介,鼓勵天水圍街坊在紙盒上用畫畫或拼貼表達自己對社區的印象。他們在天晴邨空地鋪上假草皮、擺放紅酒箱和坐墊,營造出一種置身郊外的輕鬆感覺,為街坊帶來新鮮嘅視覺衝擊。同時草地創造出另一種公共空間嘅坐姿模式(public sitting pattern)鼓勵他們主動與對方聊天互動。
透過前往天水區內不同的自然景點,收集自然物資並製作藍曬作品,第三組的「天造之材」希望令參加者可以從親親大自然中補充能量,舒緩平時急促生活的壓力。每個藍曬作品都充份展現了參加者的創意,以及他們對大自然獨特的想像和詮釋,從而吸引公眾了解更多天水圍自然休閒景點的資訊,鼓勵大家前往區內大自然景點享樂減壓。
第四組的「天Der」— 顧名思義是用了線上交友平台Tinder的概念,為著增加街坊對彼此和所住社區的認識,重拾昔日的鄰里互動。參加者可先在攤檔取一張個人檔案卡,畫上自畫像及填寫自我介紹,然後將卡固定在六塊圍成半圓、畫有天水圍景色的展板上。閱覽過展板上其他檔案卡後,便可以用傳統代表「姻緣」的紅線,將感興趣的檔案卡與自己的卡連起來,編織天水圍的鄰里關係網。
第五組的「共享天材」則主張以物易物的方式,讓街坊透過物品訴說故事,認識彼此進而促進區內共融。物主需先留低一件自己的物品,再在紙仔寫上呢件物品的故事,以及對下位用家的寄語,便能從云云物品中拎走一件原是他人舊愛的新寵。每個街坊都帶著一個故事。送走舊物,背後意味著的不只是放低過去,更是騰出空間來擁抱新事物。
非常社區沙龍(元朗區)
非常社區節(元朗區)
「非常社區節」於2023年1月7日至15日舉行,是「非常社區」(元朗區)項目中最大型的地方營造活動。透過創意活用元朗區內多個具社區特色的空間,鼓勵來自不同背景的大眾相互交流,促進身心靈健康,同時讓大家重新探索社區各個面向,認識及傳承元朗區的文化傳統,提升社區歸屬感。
此活動主要讓學員首試在天水圍的公共空間實踐地方營造。經過這次實試之後,學員有望把相關知識和理念在原來的工作環境和往後服務中應用出來。
而除學員成果展外,「非常社區節」更廣邀關注各類議題的社區團體一同參與,於四個獲批或租借場地,包括天晴廣場、天瑞商場、天恩河畔及綠在元朗,策展具地方營造元素的活動,在活用公共空間以凝聚街坊之餘,同時宣揚與關注議題相關的重要訊息。
九天的活動中,有超過三十四個社區團體及合作單位參與,舉辦多場活動,包括導賞團、街頭演唱、戶外表演、社區放映、攤位遊戲、工作坊、互動展覽及團體運動等。當中,共回應了十八個社區議題,包括本地音樂、種族共融、單親家庭、特殊教育需要、閱讀文化、環保回收、保安權益、城市及社區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身心靈健康、市區農地、青少年及兒童、城鄉共融、街頭遊樂、傳統舞蹈、中國文化、動物權益及照顧者。
此外,不同場地中亦擺有由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及學生為「非常社區節」特別設計的社區傢俬,鼓勵街坊創意活用區內公共空間,為平凡日常注入新意。
鳴謝
感謝你們的支持